他在飞机场租了一部车驶出去,非常小心路面,在公路上拐错弯驶进红番区有性命之虞。
终于到了第五街才松口气,一转头,发觉纪元已在后座睡著。
他用外套罩住她抱她下车。
女儿是他的瑰宝,他的生命,他紧紧拥抱她,在微雨中走进一间公寓大厦。
司机认识他:「李先生。」满面笑容。
由此可知小费给得多真是有好处。
李育台乘电梯上楼。
这一层公寓属于他的伙伴陈旭明。
疏爽大方的他时常把公寓借给朋友,育台不止来过一次了。
打开门,小小一房一厅,他把女儿轻轻放床上,替她脱去鞋子盖上被子。
电话铃响了。
育台接听,那边是老陈的声音:「来了?」
育台意外,「好不凑巧,我刚进门。」
「非也非也,我天天打来,不过没人听电话。」
育台沉默片刻,「多谢关心。」
「我们都爱你。」
「谢谢,别老挂嘴上,被人听到了不大好。」
老陈有点意外,「育台,语气诙谐,你有进展。」
「是吗?」
「纪元可好?」
「在痊愈中。」
「该回来了。」
李育台只是笑。
「我们都想念你,特别是一位姓伍的小姐。」
「别说笑,人家名誉要紧。」
「你们好好休息吧。」
「喂,别老骚扰我。」
老好人陈旭明挂了线。
听到他声音育台还顶高兴。
他宽衣淋了一个浴,扭开电视机,去查看冰箱里有什么食物,正是,大人不吃,孩子也要吃。
这时候门铃响了。
咦,这是谁?
李育台去开门。
真意外,门外站著一位美貌妙龄女郎,艳妆、穿晚服,风情万种地笑,她是华人。
育台连忙说:「找错门了。」
她眨眨眼,「慢著,是李先生吗?」
「我是,」更加讶异,「你是哪一位?」
「陈先生叫我来。」
老陈?
「那么请进来。」
女郎款摆身子,「陈先生叫我来陪你,我叫德琵。」
育台明白了,非常好笑,「不用了,德琵,我付你车资。」
「陈先生已经付过了。」
这么周到!
「真的不用,请走。」
那女郎无奈,「至少让我坐下喝杯水。」
「我女儿才七岁,就在房里。」
「我会降低声线。」
李育台非常抗拒,巴不得即时臭骂陈旭明一顿。
「陈先生拨电话到爱克米伴游公司,指明要一位会聊天的小姐。」
李育台吁出一口气。
「你会说普通话吗?」她问客。
李育台答:「一点点。」
她的国语带著上海口音,「他们见我是学生,便以为我会聊天,叫我来。」
李育台说:「哪里的学生?」
她打开小手袋,取出一张学生证,给李育台看。
李育台一看,吃惊,她是纽约大学戏剧系学生。
生活逼人。
她耸耸肩,「不做学生,就得走,做了学生,没生活费。」
半晌李育台问:「请问芳名?」
「德琵。」
「不不,想请问你的中文名字。」
女郎低下头,半晌才答:「形影。」
李育台更加意外,「那是一个美丽的名字。」
「是,」女郎轻轻说,「有人这样说过。」
「离开上海有多久了?」
「三年。
李育台斟杯茶给她,「可想家?」
「每夜的梦。」
「为什么不回去?」
「总不甘心入宝山而空手回。」
李育台低声嚷;「这并非一座宝山!」
「现在我也知道了。」
「回去吧。」
「连我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,还回得去吗?」
李育台非常唏嘘。
「对不起,我应该讲些开心的题目。」
「不要紧。」
「太太没一起来?」
李育台忽然说:「她一年前已病逝。」
女郎露出惋惜的神情来,「对不起。」
李育台沉默。
「那痛楚一定很可怕。」
「是。」
「要不要讲出来?」
「要不要听?」
「呵,」女郎笑,「我是收费的。」
李育台欣赏她的幽默感。
他第一次向人透露心声:「开头知道她患癌症,是不置信:这种事怎么会在我家发生?第二天睡醒了一定没事。」
女郎颔首。
「然后,是震惊,全身麻痹发抖,汗流浃背,不能工作睡眠,食不下咽。」
李育台黯然。
女郎哀痛地做注解:「真是人间惨事。」
「然后,我就哭了。」
说出来之后,也并没有更舒服一点。
「现在呢?」
「希望时间快点过,女儿快长大。」
「你们是相爱的呵。」
「是。」
「相爱夫妻不到冬。」
饼半晌李育台问:「你呢,你希望什么?」
「我?」女郎讪笑,「我实事求是,不再劳驾希望。」
「那很好。」育台点点头。
「她长得可美?」
「谁?」
「你的亡妻。」
「当然,最有气质最雅致的一个女子。」
女郎看看腕表,「我离去的时间到了。」
「不送。」
女郎走到门前,李育台塞一卷钞票给她。
「谢谢!」
李育台忽然说:「同是天涯沦落人。」
女郎凄凉地笑。
李育台再次忠告:「回家去。」
「我的确是回家。」
她走了。
必上门,看见纪元站在寝室旁,她问:「谁?」
「陈叔叔的朋友。」这是真的。
也许说出来真有用,李育台那晚躺在长沙发上发一会子呆,终于睡著了。
他已有两年多没睡好过,一觉醒来,天尚未亮,才四点多,可是已经十分满足。
心仍然痛,感觉一样坏,但至少己睡了一觉,这也是一种进步。
他们说时间可以治疗一切伤口,但是这个伤势等于全身百分之九十皮肤炙伤,必死无疑。
李育台闭上双目,滚烫的眼泪流下来。
还在哭。
哭得出的那天又比哭不出那天舒服,他希望可以哭久点,悲哀的毒素随眼泪排出,但是又怕影响纪元。
他听见冰箱开合之声。
「纪元,是你吗?」
「爸爸你早。」
「一直到四岁你才会说这句话。」
「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,吴瑶瑶才是。」
「不,她是庸脂俗粉。」
「我肯定她是。」
案女二人苦中作乐,笑了片刻。
李育台长叹一声。
案女二人到中央公园散步。
因天蒙亮,在半明半灭的天色下,尚能见到流莺踪迹。
小纪元颇懂事,问父亲:「这些是夜之女?」
李育台点点头。
他忽然想起昨晚上来找他,那个叫作形影的女子。
一个正当人家出身的女子,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?他打了一个冷战,紧紧握住女儿的手,她们在幼时,也曾经受到父母呵护的吧,父母对她们,也曾经有过期望的吧,他为之黯然。
早餐后他与纪元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前排队等开门。
陆续有游客排在他们后面,九时正门打开了,一涌而入,李育台是识途老马,立刻带纪元走到暴君恐龙的骨骼架前。
雅正时常取笑他:「去自然历史博物馆看老朋友?」
育台对恐龙并无研究,但这一具骨骼不同,他第一次认为自己失恋,曾跑到它跟前来叹息。
现在,他要把这老朋友介绍给女儿。
纪元敬佩地问:「二亿五千万岁?」
「是。」
「哗,还有比这更古老的生物吗?」
「有,三亿年前的寒武纪,生物统是虫。」
「噫,我最怕虫。」
案女逛完博物馆后在街边档买热狗吃。
育台替女儿拍照留念。
下午,育台在公寓开洗衣机洗涤衣物,纪元看电视。
他像一个母亲那样问:「想家吗,想同学吗?」
纪元不加思索地答:「不想。」
但是适龄儿童不上学在所有先进城市都是违法的。
纪元说下去:「现在不知多好,吃吃玩玩睡睡。」
衣服烘干后逐件归类折好,厚厚一叠如小山一样高,李育台慨叹做人真麻烦,世上没有另外一种动物需要担心那么多事,而且生活得那么不愉快。
他把衣服分类放好。
门铃响了。
因是纽约,李育台十分警惕,「我来。」
拉开一条缝问:「谁?」
「是我。」
「你是谁?」育台定楮细看,只见门外站一短发年轻女子,手中挽著一只藤篮。
「我找李先生。」
「我就是,你是哪一位?」
她嫣然一笑,「李先生不记得我了?」
李育台猛然发觉她就是昨夜那个艳女,白天落了妆除下假发,变了另外一个人。
可是育台并不想跟这一类女子来往,同情管同情,接近又是另外一回事,于是他咳嗽一声,「我们刚要出去。」
「啊没问题,我包了些上海云吞,顺路拿点上来,我这就走。」
她把篮子递过来,转头离去,因知道被嫌弃,脚步甚急,左脚未去尽,右脚已跟上,撞在一起,踉跄了一下。
「走好!」
她一句话不说,低头往电梯走。
「等等,」忽然传来第三者的声音,「请等等。」
两人转过身子去,留客的原来是纪元。
她一脸笑容:「这位姐姐,云吞怎么煮法?」
李育台也自觉抗拒过甚,乘这机会拉开了大门。
那女子见情况转变,便大大方方说:「由我来好了,」又问,「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?」
「我叫李纪元。」
「我叫尹形影。」
她一径进厨房去了。
育台轻轻问女儿:「为什么叫住她?」
纪元答:「多个人讲话也是好的。」
她也进厨房去学下云吞。
算了,当一个节目也好,这个孩子一向寂寞,能够顺她的意,就随她去。
育台坐下来翻阅报纸。
他无意翻到讣闻栏。
某,七十三岁,逝于圣保罗医院,三子一女,又某,二十九岁,遗下一子一女……
每个人逗留在人世的时间长短不一样,苦乐亦绝然不同。
这些人都有至亲,都在哀哀痛哭。
李育台掩上报纸,看向窗外,默默不语。
不到一会见,纪元笑嘻嘻捧出一只碗,「爸,快趁热吃。」
育台笑了,她语气似一个小主妇。
纪元的最佳最忠心导师已不在人世间,她必须无师自通,学到什么是什么。
育台当下微笑,不忍扫女儿的兴,「拿来,我肚子饿到极点。」
随后,纪元邀请客人一起到附近小店去喝咖啡。
一大一小两个女孩子谈得似乎相当投机。
尹形影卸下夜妆,举止谈吐与一般女大学生无异,日里,她是她自己,晚上,她把躯壳租借给另外一个灵魂。
纪元说:「爸,对街有名信片卖。」
「我陪你去。」
「我自己去得了。」
「不行,十八岁之前我不会让你单独行动。」
纪元在前边走,两个大人跟身后。
形影忽然说:「世上原来没有完全快乐的人。」
育台微笑,「你说得对,而且,原来金钱也真的并非万能。」
他俩一齐苦笑起来。
形影劝说:「不要太过悲切,你的哀伤直接感染孩子。」
育台抚模面孔,「我还以为我已经掩饰得很好。」
「你应该到我们这里来多多学习。」
「对,还有多久毕业?」
「明年,不过,毕业也等于失业,所以在修打字速记,要不,就做婴儿保姆,反正在这个大都会,随便在哪条门缝里扫些渣滓出来,就吃饱好些人。」
说得无限苍凉,可是说得真好。
她又道:「纽约是一个旧都会,像从前的上海,门槛极多,钻进钻出,已是大半辈子,一有余钱我就汇回去。」
纪元在那边已经挑了一大叠名信片,李育台连忙过去为她付钱。
尹形影在一角看著。
有些女性永远有人照顾,小时候是好父亲,长大有好伴侣。
有些就得完全靠自己,尹形影吁出一口气。
她看看表,过去道别。
纪元问:「几时再出来?」
尹形影微笑,「这几天我比较忙。」
「你有我们的电话吗?」
「你们也不过逗留几天而已。」
「那,只有以后再联络了。」
尹形影与纪元握手,「很高兴认识你。」英语倒是相当标准。
「后会有期。」
他们就在街上话别。
纪元随即忙著近别的店铺,她倒是很会随遇而安,反而是李育台,看著那婀娜的背影感慨万千。
晚上父女在百老汇看歌剧,纪元不喜欢,半途离场。
万家灯火,李育台与女儿在街头踯躅,寻找人生的真谛。
回公寓接到老陈的电话。
「鸟倦知返未?」
李育台冷笑一声,「谢谢你的好安排。」
「听说你没接受。」
育台一怔,「你怎么知道?」
「伴游公司没收费,说那位小姐没找到你。」
李育台不出声。
「育台,人生得意须尽欢,又云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」
「谢谢你。」这次语气已不那么讽刺了。
「做人不必那么认真,老朋友,新朋友,都是朋友,反正那个晚上有人陪著说说笑笑,你的目的已经达到,你说是不是育台,总比独个儿胡思乱想的好。
「我不知道我的处境那么悲哀。」
「育台,你又想到哪里去了。
这时候有人按铃。
「又是谁?」李育台没好气。
「是我们老同学苏南成一家四口,快去开门,请他们吃顿好菜。」
「老陈——」
「相信我,说说笑笑一个晚上容易过。
育台无奈,只得挂了电话去开门。
门外果然站著苏南成一家,满面笑容,一子一女年龄与纪元相仿,李育台不禁高兴得与老苏拥抱。
纪元看到小朋友也跑出来招呼,三个孩子很快坐在一堆说话。
苏南成絮絮说起别后之事,搔著头皮,「你们能干,你们都发财了,你看我,教一份书,千辛万苦,清贫如故。
李育台接著他的手,「你比我们都有成就,你看你一子一女,他们是你的瑰宝。」
苏成南愉快地问:「育台,真的吗,你真的那么想?」
「老陈嘱我代他请客,你爱去何处?」
老友苏南成笑道:「那我不客气了,我已有三年未吃鱼翅。」
育台立刻打电话到鱼翅酒家订座。
老苏很幽默地说:「金钱万能。」
谁知育台很认真地说:「不,除却用来吃吃喝喝,没有什么大用。」
「育台你真客气。」
「到了后期,雅正什么都吃不下,和著血吐出来。」
苏南成欠欠身,「我们也闻说这件不幸事。」
育台叹口气。
纪元与苏家兄妹谈笑甚欢。
「纪元念的私校吧?」
李育台不知如何回答,支支吾吾。
「私校现在放假吗?」
育台看看时间,「来,我们出发吧。」
那是一家中莱西吃的菜馆,装修情调十分好,颇有点名气,消费也自然高昂。
比起其他客人,他们一行数人打扮算比较朴素。
坐下,由育台叫菜,五六个全是名贵菜式,领班脸色分外亲切。
忽然有人过来叫:「李叔叔,纪元,你们好。」
纪元一见,大喜,「黄主文,你怎么在这里?」
可不就是他,李育台的目光随著看过去,只见另一桌上坐著他母亲,她朝他颔首。
她也与朋友在一起。
纪元这时恳求小朋友:「要不要坐到我们这边来?」
黄主文有点抱歉,「对不起,我得陪母亲。」
纪元低声问:「都是些什么人?」
「我大舅同三舅。」
纪元说:「打电话给我。」
「我已经打过,你们大概是出来了,没人听。」
黄主文回到原位上去。
李育台忍不往又看了那边桌子一眼。
一桌都是优雅的男女,穿的衣服不显颜色款式,只是觉得舒服熨帖。
李育台不好意思多看,仍与老苏闲谈。
老苏在说:「……异乡生活真是辛酸。」
李育台接上去:「孩子们会习惯的。」
「是,我们至多可以做到麻木不仁,哈哈哈,且来尝一尝这个珍珠翅。」
纪元轻轻同父亲说:「我想过去与黄主文说几句话。」
李育台答:「女孩子不要在台子与台子之间转来转去。」
纪元知道父亲很有点原则,只得坐著不出声。
苏家四口吃得很多很高兴,等到结帐的时候,领班一脸笑容说:「那边黄先生付过了。」
育台这才知道,黄主文从母姓,他母亲是黄女士。
他笑著同老苏说:「我居然没做成主人。」
随即走过去道谢,黄家十分客气,李育台只逗留了三分钟,匆忙间他好像看到黄女士戴著一串塔型珍珠。
雅正有一串塔型珠,就是那种当中大颗两头越来越小的珠子,她几乎天天戴,无论配什么衣饰都可以:裙子、晚装、牛仔裤……
此际他听得老苏说:「谢谢,谢谢,下次再见。」
「以后我们要多多联络。」
老苏紧紧握著他的手。
那老好人带著他的家人走了。
一家四口穿著新衣出来赴约,可是那些是像新衣的新衣,硬邦邦,不贴身,老苏的经济情况看样子的确不大好。
纪元问:「为什么不送他们回家?」
「我路不熟。」
李育台不愿意在太阳落山之后驾车到皇后区。
所以朋友同朋友之间要门当户对。
「苏大弟说他们一家难得出来一次。」
李育台抬起头,「那也不妨碍他们将来成为成功人物。」
「可是,」纪元说,「那会使他们的童年失却许多乐趣。」
「世上并无十全十美的事。」
纪元说:「是,我也发觉了。」
人生总有缺憾,否则女娲不必炼石补青天。
李育台想了想说:「幸亏有命运做主宰,决定一切,不然的话,如何做出取舍呢。」
「假如妈妈可以回来,你愿意少活几年吗?」
李育台笑,「当然愿意,可是事与愿违,她不会回来,我则可能活到九十八岁。」一个人心碎之后,还可以活那么久吗?为著纪元,他会尽力而为。
可是那是没有质素的生命,越长越辛苦。
「下一站去什么地方?」
「还没决定,你呢,你有什么心绪?」
第二天早上,李育台醒的时候,纪元已经梳洗定当伏案在写明信片。
天气已经相当凉快,出门之际没带厚大衣,一会儿要同纪元去买。
他冲了杯咖啡,翻开雅正的摄影集。
这一天她如此写:「纪元,在世上只有短短数十年,我竟节聚了那么多身外物,有许多,想留给你作为纪念,不知你可愿接,其中,有一只戒指一串珍珠,我很幸运,我承继有人。」
就是那串珠,一点也不贵重,当年买的时候才几千块钱。
雅正的头面首饰都不算名贵,她不太注重那些,有一次育台听见她同三岁小纪元说:「你如果听妈妈话,胜过妈妈满头珠翠。」
是育台替她选焙了那只比较像样的戒指,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,现在都属于纪元了。
比较珍贵的是几套摄影器材……
电话铃响了。
响了一下,又切断,可是过了一刻,又响起来,谁,谁这么犹疑?
育台去取饼听筒。
那边说:「我是和平。」
难怪,「和平,好吗?」
「陈先生说你不介意听电话。」她嗫嚅。
「只有这一次他说对了。」育台鼓励她。
「没有吵醒你吧?」
「早睡早起身体好。」
「出版社说,摄影集头一版两万册已经售罄。」
「这么快?」
「成绩那样好,他们赶快加印,现在想你加写一个序。」
育台立刻说:「不,我不便沾光。」
和平笑,「我也觉得如此。」
育台说:「我毋须赚人热泪,眼泪往肚里流好了。」
和平说:「那我去推掉他们。」
「你盯著他们,宣传不要太商业化。」
「听说是口碑促成销路,并无太多广告。」
「一般评论如何?」
「都说感动得流泪。」
没想到真情始终还获得欣赏。
育台沉默,雅正的才情一直为社会赞许,可惜天不假年。
和平问:「纪元好吗,你好吗?」
「还过得去,旅途上见到许多人踫到许多事,发觉世上没有完全快乐的人与十全十美的事。」
和平问:「幼儿是百分百快乐的吧?」
「不见得,他们亦有许多恐惧,像妈妈不知是否在身边。」
和平说:「我倒是很快乐。」
「可那多好,那真是绝佳消息。」
谁知和平补一句:「能与你说电话已经很快乐。」
这样的话叫育台难过。
「天气已凉,小心添衣。」
「也许我们南下佛罗里达。」
「谢谢纪元给我寄明信片。」
「我会跟她说,再见。」育台挂上电话。
纪元拿著一叠明信片过来,「我们去邮局。」
案女俩穿得暖暖,相拥著上街。
纪元问:「会下雪吗,我还没见过下雪。」
「再隔两个月吧。」
在邮局排队寄掉信件,他带女儿去添置冬衣。
雅正注意女儿打扮,曾经这样说:「我在当然没问题,我不在会有点头痛,你陪她到常去的时装店,不要等减价,否则尺寸颜色不齐全,请女店员代为配搭,记住藏青与白是最好的颜色。」
可是此刻纪元坚持要买一件鲜红长大衣,而店员又非常怂恿。
育台只得轻轻同女儿说:「妈妈去世三年内最好不要穿红色。」
纪元立刻扔下红衣,羞愧地说:「我竟忘了。」
由此可知,只要放时间下去,一切都会淡忘。
纪元吃惊地问:「我怎么会忘记?」
「没有关系,我们挑这件深紫色的好了。」
「不不不,我不要大衣好了。」
「纪元,不要怪自己,妈妈最希望你忘记。」
「我是无意的。」纪元落下泪来。
可是记忆自有它自己的生命,骤来骤去,忽明忽灭,非我们心身可控制。
「听爸爸话,高高兴兴。」
正在此际,有人叫纪元,父女抬头,看到黄主文站在跟前,这小男孩有点似纪元的守护天使,李育台对他有异常好感。
纪元一见他,擦干眼泪,高高兴兴地与他坐下聊天。
育台对店员说;「要深紫色那件。」
其实紫色也还是荤色,不过育台知道雅正不会计较,雅正甚至不介意他们父女齐齐穿红色。
取饼大衣,他看到黄女士站在他对面。
他笑笑说:「又踫见了。」
她很大方地答:「大家都对这几个地方有兴趣。」
「未请教大名。」
「我叫黄仲苓。」她并无伸出手来握。
李育台报上他的姓名,然后说:「孩子们好似很谈得来。」
「这叫作缘分。」
育台颔首,「是,合与不合的原因实在太多,不如索性笼统称之曰缘分。」
黄仲苓微笑,那种悠然的神情的确有点像雅正。
「你们在旅行吧?」
她想一想,「可以这么说,不过,这也是我们的日常生活,我们从不在同一地方停留多过三个月。」
育台听了十分意外,他没想到世上竟有同道中人,「你是在逃避什么吗?」他冒昧地问。
「不。」
「你是在追寻什么吗?」
「也不。
「噫,一次又一次环游全球只是你的兴致。」
黄仲苓笑笑,「可以那样说。」
李育台立刻道:「我愿意跟你学习。」
育台黯然,「这一年来她始终未能专心向学,已被校方记过多次,让她暂时离开学校,稍减厌恶之心,也是好的。」
「她把悲忿的心情发泄在同学与功课上了。」
育台讶异,「你很了解?」
黄仲苓答:「我也有孩子。」
「那么,相约不如偶遇,我们一起午餐。」
两家四口好似熟朋友一样。
午餐黄仲苓只叫了一客芦荀沙拉。
育台问:「你茹素?」
她点点头。
雅正亦是素食者,她最喜欢吃朝鲜蓟。
「主文说,纪元的母亲是谢雅正。」
育台不由得问:「你听过她?」
「久闻大名,我有她所有的摄影集,非常欣赏。」
育台很觉宽慰,「那多好。」
「她是非常有成就的一位艺术家,不过兼职妻子及母亲,家人不易察觉她受欢迎的程度。」
「她从来不提。」
「也许,她根本不在意。」
育台忽然笑了,他记起来,有时纪元真正顽皮,雅正也会诉苦:「妈妈是个有成绩的摄影师,妈妈不必坐家里干受气。」
她知道她有名气,她只是不把那一切带到家里来。
笑容收敛,育台叹口气。
黄仲苓看在眼内,「生活中少了她,一定很凄苦。」
育台低下头,「不足为外人道,非笔墨可以形容。」
「我们可以觉察到你的失落。」
「这一年来我都未能投入工作及生活,所以带著纪元出来散散心。」
「有没有好一点?」
「有机会见到不同的朋友,与他们谈谈,得益匪浅。」他并无正面回答。
「明天我们到波士顿,将会停留一段日子,主文要写功课。」
「能够把地址给我吗?」
黄仲苓给他小小一张卡片。
育台珍藏起来。
「你要是不介意,纪元可以来我家住。」
育台笑,「我同女儿形影不离,你们可以爱屋及乌吗?」
黄仲苓也笑,「我们有两间客房。」
可是育台并无意去打扰他人。
早上起来踫见了,总得问一声好,人前人后,不住道谢,脸上要挂住一个合理客套的微笑……这是干什么呢,这比上班还累。
老陈说过,在外国居住,最累之处是入乡随俗,逢人要笑要问声好,开头蛮好玩,一年后累得贼死,连忙搬到华人聚居地,名正言顺黑口黑面做人。
镑地风俗不同,无事自笑,在华人来说,算是苦差。
纪元问:「我们会到黄主文家去吗?」
「有机会可以去他家喝下午茶。」
「他邀请我去住。」
「将来再说吧。」
纪元恍然若失。
李育台老是觉得不甘心,「你们到底谈些什么?」
「昨天我们谈到母亲的名气。」
「谁的母亲?」
「先是谈到主文的妈妈。」
「黄仲苓是个名人吗?」李育台一无所知。
纪元忽然笑了。
「有什么好笑?」
「是主文说的:‘有人不看书就是不看书,你同他讲《红楼梦》他也不知道,可是但凡喜欢看书的,大抵都听过黄仲苓这个作家的名字。」
李育台气结,「当然我知道《红楼梦》。」
纪元仍在笑。
李育台感慨,已经有自己的朋友了,并且奉朋友之言为金科玉律,前来嘲笑老父。
女儿迟早要长大成人飞出去。
这也是他的盼望,女儿有事业有家庭,忙得不可开交,一星期才与他通一次电话,节日才前来相会……
他才不要纪元牺牲所有来与他长相厮守。
「黄主文还说什么?」
「他说:我俩的母亲都是社会知名的艺术家。」
「那很好。」
「所以我们有共同话题。」
「你觉得两个母亲有无相似处?」
纪元想了一想,「两个人都很静。」
「还有呢?」
「两个人都颇为富有。」
纪元的观察力不错,世上赚得到钱的艺术家是极罕有的。
「可是,」她说,「我觉得我的妈妈长得比较美。」
半晌李育台才说:「睡吧。」
那一夜,纽约街上照例警车鸣鸣,育台忽然想带著女儿到宁静的小镇去居住一段日子。
第二天醒了,纪元穿上新大衣与父亲拎著行李出门。
电话铃响。
育台说:「别去听。」
「也许是黄主文。」
「有聚必有散,送君千里,终需一别,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。」
纪元沉默,掩上大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