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一个寻常的晚宴。
有人生日,伏雨有幸客串陪客,罗汉请观音,耽在家里也是白耽,不如出来走走。
吃到一半就开始闷,不得不借助酒精力量,松弛神经,增加乐趣。
伏雨喝的是啤酒,近年因节食的缘故,体力只够应付正常活动,不胜酒力。
她带著好耐心的微笑,听其他客人发表高见。
一边想,他们怎么会有用不光的精力,说不完的话,散不尽的欢乐。
伏雨轻轻吁出一口气,在这般热闹场合,当然没人听见叹息声。
对面坐的是小冰与他太太,整个江湖都烦嚣地传著他俩即将分手,但此刻两人却恩爱如常,合拍如昔,像是专门为辟谣而来,人生如戏。
只听得郭太太笑道:「……我那个朋友姜玲,闹的趣事真多,也难怪,自小在美国长大,一直不肯回来,上大人孔乙己都不懂……」
伏雨抬起眼,「姜玲此刻在香港?」她认得这位女士。
冰太太答:「回来做事兼定居。」
伏雨很少寻根究底,但这次却追问:「谢文也一起回来了吗?」
冰太太答:「谢文同姜玲离了婚。」
「什么?」
「嘘,」郭太太说,「别紧张,别警惕,很普通的事,离婚是很平常的事。」
冰太太说得对,但姜玲同谢文完全不像是会离婚的一对壁人,由此可知,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了。
伏雨陷入沉思中。
一边小冰说;「他们分开已有一段日子,你不知道吗?」
「不,我不知道,」伏雨说,「这么说来,谢文此刻是自由身?」
小冰笑,「是。」
「他现在住在什么地方?」
「纽约,喂,你打算怎么样?」
伏雨知道不说笑话是不行的了,于是回答:「我打算买双球鞋穿上去追谢文。」
饭局终于散了。
伏雨开著小车子回家。
下了一场雨,车窗上全是雨水,对面车头灯射过来,雨水反映亮光,看上去活似密麻的星。
谢文这个人给伏雨的印象再深刻没有。
她第一次见他,就知道他已婚。
伏雨那时刚毕业回来,还未找到理想工作,为生计也得紧守岗位,在许许多多留学生中,她一点不算出色,没有背景,先吃了亏,再说,样子也并非突出,惟一胜人一筹之处,便是肯苦干。
谁也不看好林伏雨这黄毛丫头,谁也不料到有一日她会冒出来。
但是,士别三日,刮目相看,林伏雨此刻在广告界很有一点名气,势利的社会多多少少给她三分面子,并且争著说,一早就看出她并非吴下阿蒙。
她认识谢文,是在微时。
鲍司派她出去接洽一宗生意,她是新人,战战兢兢,走步路都会打跌,红著脸,跳著心,饶是这样,还事倍功半。
没上去之前,她已经向人打听,谢文是个什么脚色。
他们告诉她:「美国留学生,通用公司老板的女婿,回来帮岳父推广业务。」
这么说,是个有资格掌决决策的人物,事情好办得多。
最怕一种对手,姿势像老板,事实是伙计,摆完架子,还得去请示上司,真正讨厌。
谢文英俊、爽朗、才气纵横,几次交手,伏雨便有出门遇贵人的感觉,他真诚真意想帮伏雨完成这个宣传计划,即使小节上有异议,推翻伏雨的意思,他也会有更好的建议。
做了两年事的伏雨不相信世上有这样好的好人。
可惜结了婚,不然一定追他。
但,也幸亏他结了婚,否则,不追可惜,追,又没有能力。
那一年,是伏雨士气最低落的一年。
与同班同学走了近两年,她想安顿下来,略提了一下,那位男生忽然十分鄙夷地看著她说:「我知道,你想我同你结婚罢了。」
伏雨即时与他分手,却已经丧尽自尊。
今非昔比,那位骄傲的男生此刻时常过来与伏雨的手下开会,伏雨遇见他,总是客气颔首,行家嘛,留三分面子大家好过。
不知道他怎么想,有没有觉得当年过分,失去良伴。
人各有志。
受过这次挫折,伏雨在感情道路上变得十分羞涩。
越是喜欢及尊重一个人,越是不敢越雷池半步。
合作了四个星期,大家已经很熟,小息时间,偶而也会讲一两句私事。
伏雨记得谢文说:「有空出来喝茶。」
多么普通的一句话,伏雨已经觉得心跳加剧。
「好的,」她答,「我跟你联络。」
「但是太太自纽约催我回去呢。」
「她为什么不来?」
「她不喜欢香港。」
喝茶一事,不了了之,谢文没隔多久,也就回纽约去。
这一件差使的成功决定伏雨的地位,老板对她另眼相看,以后,一切事情开始顺利,枯燥乏味的工作变得多姿多彩。
伏雨仍然不改勤奋本色,越做越出色,五年之后,终于成为一个突出的广告从业员。
她一直认为谢文是她的恩人。
之后伏雨并没有再见过谢文,但认识了谢太太姜玲。
姜女士回来度假,小冰介绍她给伏雨。
伏雨对她印象甚佳。
姜玲出身世家,骄矜之气早三代已经收敛,她不炫耀不夸张,非常大方。
当然,她有她精明之处,但绝对不会妨碍别人
伏雨很欣赏这种气质,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起谢文。
幸运的姜玲,什么都有,真令人羡慕。
车子越驶越慢,但伏雨终于回到家里。
原来他俩离婚一段日子了。
第二天一早,伏雨亲自拿起电话,向直接间接的朋友打听谢文在纽约的地址。
世界并不大,要找一个人,总有办法把他掀出来。
到下午,伏雨已经得到她要的资料。
那天她晚下班,七点半,正好是那边的清晨,她拨通电话,响了三声,有人来接,却是个女子的声音。
事业上春风得意使伏雨添增了三分自信,一分霸气,她说:「香港找谢文先生。」
「谢有事到加州去了。」
「有没有说几时回来?」
「后天下午,你是哪里找他?」
「世界广告公司。」
「贵姓?」
「姓林。」伏雨不肯定谢文是否记得她。
「我同他说。」
「请问你是哪一位?」
「我?」那女子笑,「我是他管家。」
伏雨也笑,「麻烦你。」
避家。
没有这一分幽默,还真不能随便在别人家出没。
罢挂上电话,伏雨的老板出现在房门。
洋大班问:「还没下班。」
「对了,我要向你拿十天假。」
「开玩笑,三天。」
「喂!」
「五大。」
「我要到纽约去,来回已需两天。」
「我不管是否去冥王星,五天。」
五天也好过没有。
「几时动身?」
「明天。」
「你疯了,明天同蓝金化妆谈八千万生意,后天有绿波香烟,大后天是碧柱冰淇淋,年底出发还差不多。」
洋人推门而出。
伏雨坐下来。
不被他提醒,还真的不发觉青春就此消耗殆尽,年复一年,月复一月,待他们找到新血,才把她淘汰出局。
能不为自己打算吗。
伏雨订了下一个星期的飞机票。
把所有的业务约会往后挪,她说什么都要到纽约去看谢文。
以前没有机会,现在有了。
这段日子,当然有人追求她,花与情书一叠叠送上来,与其说是追求林伏雨,不如说是追林伏雨的名誉地位。
短短五年,伏雨想到初人行做的不过是抄写,各色人等把一叠剪报摔在她台子上,她就得综合资料做一篇详尽报告,往往写到八九点。
此刻她情绪略为不快,连老板都要让她三分。
这社会的酸同甜她都尝过。
伏雨在找一个真正对她好的人。
她不避嫌疑,每天都拨电话到纽约去。
避家不在,电话没人接。
终于,在出发前三天,她找到了谢文。
伏雨认得他的声音,她很愉快客气地说:「谢文,我是林伏雨,记得吗?」本来这是件顶尴尬的事,但由林伏雨做来,却亲切温和,成功人士,一定有他们的魅力。
「世界广告?」谢文想起来。
「对。」
「你一直做到现在?」
「不错。」
「必定升过好几次了。」
伏雨只是笑,「你好吗?」
「过得去。」
「谢文,我后天会到纽约公出,有没有空一起喝杯茶?」伏雨简单明了的提出要求。
「可以呀。」
「那么,届时我找你。」
「欢迎欢迎。」
「再见。」
他那边也挂上电话。
看看钟,才说了三分钟。
多年来喝一杯茶的心愿即可偿还,伏雨有点紧张。
她问自己:该穿什么衣服去见谢文,头发要不要修一修?
她的洋老板疑心地问:「你这次到纽约,有重要的事?」
伏雨不出声,众所周知乘二十二小时飞机一向是她最深痛极恶之事,如今不吭声,聪明人当然看得出端倪来。
老板郑重其事地问:「你不是爱上了什么人吧?」
「不不不,」伏雨笑,「我只是去把升职的好消息告诉一个好朋友。」
「那么,同他说,明年开始,你就是我的合伙人。」
「行」
「迅速回来,成箩的事等你开动。」
「是。」
伏雨还是去修了头发,恢复五年前那个样子,看上去不但年轻点,伏雨还希望谢文一见她就有亲切感。
她当然没有失眠,多年来见惯大场面,夜夜睡不稳,第二天怎么办事。
她只是感慨了一会儿,如今总算有资格去喝这杯茶了。
她或许会告诉谢文,他们别后,发生过什么大事。
不不,还是不说的好,过去的事已不是重要的事。
将来一有机会,她便会到纽约见他。
只是,他现在于哪一行呢,他在大学里念的是美术,会不会在博物馆任职,要不,就主持一个画廊,以他那样的人才,这五年来,一定有很大的发展。
或者也可以谈谈他离婚的前因后果。
说到妻子的时候,伏雨记得谢文的声音与语气都是温柔的。
他是一个非常体贴的人,所以才会对伏雨那么好。
他根本无需那样做,但是他没有阶级观念,伏雨感激他到如今。
出门这么多次,鲜有这么开心。
飞机上的情况与伏雨初出道时有点两样了,从前后舱总余一两排空位,可供人伸伸腿倒下睡一觉,现在甭想,只只位子客满,经济座上统统是移民,拖大带小,十分喧哗,令人侧目,商业客位上一半浓妆的女白领,匆匆忙忙操作,不住书写文件,按动计数机,忙得不亦乐乎。
当然,头等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。
伏雨已经不大肯乘搭其他座位了。
对于出门,她的要求很低:一、飞机上必需给她平躺著眠一眠,二、抵步后她一定要住酒店,千万不要介绍她到亲友家住宿,她完全不想省这个费用。
饼五关斩六将,到达酒店房间她第一件事便是拨到谢文家。
「我是林伏雨,我到了。」
「啊对,旅途愉快吗?」
「好得不得了,明天下午三点,皇牌大厦的咖啡座见。」
谢文在那边笑,「我必定抽空出来。」
「请你写一写,我在希尔顿一一○三号房。」
伏雨长长吁出一口气,倒在床上,连衣服都不换,拨好闹钟,便睡著了。
也并没有睡好,不住看到自己坐在咖啡座上等,但半天也不见谢文到,他爽约了,她打电话到他公寓,拨来拨去总无法接通,惊醒的时候,才清晨五点半。
她开亮了灯,淋了一个浴,再回到床上,已无法入睡。
叫个早餐到房间吃,一边看七点钟新闻报告,一大早,纽约市已经不太平,警车呜鸣。
伏雨真觉寂寞孤清,大希望在黄昏或晨曦身边有个人作伴。
对这次见面,她抱无限盼望。
耽到百货商店启市,她出去挑衣服,但凡觉得有可能性的都买下来,捧回房间,慢慢选一件认为适合的穿上,再三照镜子,才出门去。
还是早到了。
她站在楼下商场心不焉地看橱窗。
听见有人在她身后说:「时间到了,一会儿再看吧。」
伏雨惊喜,转过头来,看到她面前的人,怔住。
这是谢文?
两鬓都白了,神情虽然愉快,形容却略见憔悴,看样子这次离婚给予他一点打击。
谢文响亮地吹一下口哨,「果然是林伏雨,但是,你做过些什么令自己看上去标致十倍?」
伏雨笑,「谢谢你。」
「这次又来接什么大生意?」
他俩找到座位坐下。
伏雨看著他,半熟悉半陌生,一时不知如何开口。
他好象同她记忆中的谢文有点出入。
「忙什么?」她问他。
「实不相瞒,我目前赋闲在家。」
伏雨一怔,「暂时休息?」
「暂时了有一年多,目前在联合国做些临时差使。」
「是情绪因素?」
「很多原因,对,我们说说你。」
「我?」伏雨像是忘记此来目的,「呵,我,我来向你道谢,记得我们首次合作?你对一个无名小卒爱护有加,使我衷心感激。」
「无名小卒?」他不以为然地笑,「林小姐,彼时你已锋芒毕露,才思敏捷,言语果断,是一名勇将,唉唷,而且姿态咄咄逼人,不好应付呢。」
伏雨大大出乎意料,瞪著谢文。
这是她?她本人怎么不知道?
「真多亏你把那个宣传计划处理得那么完美,我对你的印象非常深刻。」
「我有那么好?」
谢文点点头,温和地说:「自然,幼虎大了才会变猛虎,你不是以为小猫长大会变猛兽吧?」
「你一直欣赏我。」
「不只我一个人,你们老板才是识货之人,不然不会委你重任。」
伏雨从来没有这样想过。
真的,外国人把所有重头计划都派给她。
谢文语气中那一点温柔仍然没有变。
他说:「而且你最有人情味,已经多年没有朋友自远方来看我。」
「大家都忙。」
「你不忙吗?」
伏雨只得笑,「我一整天都有空,你呢?」
「打算去哪里?」
「你住哪一区。」
「村里。」
「上你家参观如何?」
「像个狗窝。」
谢文的外型的确比从前逊色,衣服似需重新洗熨,皮鞋得上油,头发最好理一理。
他的家倒还好,他住在一个地牢里,似个仓库,一大间近千尺不间断的大舱房,工作室睡房客厅统统在一起,的确像艺术家之家。
伏雨坐在一张旧沙发上。
谢文给她一杯咖啡。
「我只喝茶。」
「对不起,没茶包。」
「那么开水好了。」
他无奈地笑,「真不好意思,我生活太过简陋。」
伏雨连忙说:「哪里,单身人是随便一点。」
「姜玲一走,把所有华丽的享受都一并带走。」
伏雨安慰他:「一杯红茶算不得华丽。」
「以前我们住在第五街的公寓。」
「你们快乐吗?」
「开头不错,但你知道搞艺术的人脾气的,我想我并不容易相处,且挨了八年未见天日,作为另一半,日子也不好过。」
伏雨默然。
「于是姜玲的父亲叫她回娘家去。」
「你可以继续帮岳父发展。」
谢文摇摇头,「是姜玲对我厌倦了。」
伏雨喝一口水,不知说什么才好。
地库有一排短窗,可以看到路人一只只脚走过,感觉奇突,伏雨有点迷芒,她低下头,看著自己的一双手。
谢文笑了,「来,给你看我的近作,」
他把他的雕塑一件件取出来。
伏雨是个行政人才,对艺术不甚了了,她礼貌专注地敷衍著谢文。
谢文没有发现这个微妙的变化。
他蹲著搬移作品的时候,伏雨看到他后脑肩一搭地方头发已经稀疏。
她轻轻咳嗽一声,「真受不了长途飞机,到现在竟还觉累。」
谢文抬起头来,「那你该回去休息。」
「也好。」
「几时回香港?」
「明天开一整天会,后天就走。」
「呵,那么后会有期。」
谢文伸出手来,伏雨与他一握。
「八月我也许回香港探亲。」
「呵,我们真得好好一聚。」
伏雨叫了汁程车,向谢文挥挥手,关上车门。
她对司机说:「往铁芬尼珠宝店。」
到了纽约,不去铁芬尼,到纽约来干什么。
伏雨并不觉得累,她在第五街一直逛到日落西山。
回到酒店,脑袋一片空白,结结实实的睡熟。
第二天,她把所有的新衣服收在箱子里,换上牛仔裤球鞋,到大都会美术馆逛。
奇怪,同一段故事,竟有这么多个版本,人们惯遭回忆戏弄。
想到回程二十二小时飞机,伏雨不寒而栗。
但最令她震荡的,却是一踏进谢文的寓所,便闻到一阵霉湿之气。
今日的谢文同五年前的谢文并非同一人。
她进步了五年,他退步了五年,加在一起,造成时空上的混乱,错过一切。
奇怪的是,伏雨并没有太大的失望,她接受事实,照样做一个愉快的观光客,到了上飞机的时间,她回家去。
销假上班,老板问,「纽约之行可有收获?」脸上挂著一个神秘的笑容。
伏雨伸一个懒腰,「唉呀,出门一里,勿如屋里。」
「那么,」老板问,「下半年派谁去伦敦呢?」
伏雨但笑不语。
她一切闲情押后,锁在一间空房内,发誓永不开启房门。
时间过得真快,有做不完的工夫,应酬不完的宴会,同时,伏雨觉得她越来越贪睡。
她认识更多的朋友,参加更多的舞会,处理更多的公文,赢得更高的声誉。
林伏雨真的成为响当当的一块牌子。
一日上午,她回到公司,脱下外套,正预备大施拳脚,秘书进来报告:「一位谢先生打过两次电话来找你。」
「哪里的谢先生?」
「他只说他是纽约来的朋友。」
谢文。
「你怎么说?」伏雨问秘书。
「我说替他留话。」
「很好。」
秘书乖巧地问:「他再打来,如何应付?」
「向他道歉,说你是替工,因为林伏雨小姐偕她的助手已赴伦敦开会,」
「去多久。」
「三个礼拜。」
秘书得到口讯,出去办事。
伏雨走到窗口,往楼下看。
三个礼拜,或许更久,对于谢文来说,她永远不会自伦敦回来。
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,林伏雨花了她一生最好的五年来建立目前的地位,创业艰难,竞争剧烈,因为行家个个同样辛勤工作,她不会为任何人任何事牺牲此刻的身分。
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,完全是另外一回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