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兄虽喜长子素光,然素耀毕竟是嫡出,也就默认了素耀为储君之事。不幸的是素耀早夭,不久永娴王嫂也病逝,王兄一心辅素光上位,竟不想最后落得这样的结局。素徽是登基为王了,可他并非帝王本性。
「如今,大理四面楚歌。于外,宋国、西夏于大理虎视眈眈;于内,白族、彝族可谓水火不容,权臣之间更是力量交迭。素徽确是精明,可心不在将大理带上强盛。长此以往,大理段氏必将落得悲惨的下场。
「与其眼睁睁地看著段氏王朝被侵噬殆尽,走向万劫不复,不如我先出手,将大理带上强盛——对我来说,谁做大理的王,大理的君主姓什么并不重要。要紧的是,大理国不会被他国侵吞。这是为君者当有的高度,也是从政者该有的胸襟。」
鲍主一席话,叫高泰明汗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