」
應炎隆看著她們兩人窩膩著說話的神態,不禁想到學文他們若是知道花明子為了應梅的事花了多大心神,恐怕是要咋舌的。
花明子就怕應梅長大治家後沒幫手,在應梅二歲時,便設了個學堂,收的都是貧苦人家的孩子。孩子讀書不需付銀兩,一日還有兩餐吃。不認真者會被要求離開,表現良好者便能夠簽下合同,在花、應二府里頭工作。幾年下來,已經栽培出一票能讀能寫的人手了。
況且,從去年始,應學文在花家素齋鋪開始將每月部分盈余分給鋪內人員。如此一來,大伙更加努力,素齋鋪一年來竟沒有半個人員離開,而這也是花明子的點子。人員穩定,應梅便能早點進人里頭管事練練手。
外人都說他應炎隆手腕了得,可很多事其實都是現在深居簡出的她在想法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