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没有再来混饭吃。
自那日起,公主府里再不见他的身影。厨子又恢复了平日的水准,做些平常的菜式,反正也没人吃,拿出看家绝活又怎样?
她也恢复了从前的水准,一天能灌下一坛子赊店老酒,且有愈战愈勇的势头。
望著公主殿下每天醉醺醺的样子,繁锦担心不已,再这样喝下去,就不是有失德仪的问题了,她怕公主殿下会过不了千秋啊!
怎么办才好?怎么办才好?
去找董大人,跟他说清楚,他一定会明白公主的苦衷。就这么办!
可是……要是让公主知道,她这个小丫鬟出卖她这个长公主,她一定会被千刀万剐的。好怕好怕!
可如果不去,眼见著公主又咳又醉,她忍不下去了,绝不能坐以待毙,绝对不能。管不了这么多了,繁锦这就去县衙找董大人。
她刚准备出府门,那边就匆匆跑来一位皇上的近身宫人。她忙住了脚,站在那里应著:「陆公公,你怎么这会子到我们这儿来了?」
这当口,他不是应该陪著皇上的嘛!难道是有急事要找公主?这会子可不行啊!鲍主殿下还醉著呢!
她忙赔笑:「陆公公,你要是来找公主殿下,还是留下话先回吧!鲍主……公主今日身子不爽呢!」
「不爽?」陆公公那里已经水深火热了,她这边还在拿什么身子不爽当借口搪塞?「繁锦姑娘,今时不同往日。你家主子身子不爽,宫里那位身子更不爽快了。」
爆里那位?繁锦吓了一跳,「阴贵人怎么了?哪里不舒服?医官怎么说?」
「哪里是阴贵人啊!是那个……」陆公公竖著食指指了指天上,「是……是皇后娘娘!」
皇后娘娘?繁锦心说,那位主子病死了才好,才叫大家省心呢!可口头上照例还是要关切两句的:「皇后娘娘贵体微恙?」
「不是小病。」陆公公掩著嘴,不敢大声说话。
他越是如此,繁锦越是好奇,「难道皇后娘娘病得快……快……」
陆公公很快印证了繁锦的猜测,「是快……那个了。」
「哈!」繁锦装模作样地掩著嘴窃笑,心说病死了刚好,每年省了多少麻烦。就她那个禀性脾气,别说是做皇后了,就算是放到寻常人家当媳妇,她都不够格。
「你还笑得出来?有大祸了!」陆公公拉住繁锦的手,一旁耳语,「皇后娘娘不是生病,是中了巫蛊。」
「巫蛊?」那是什么东西,繁锦实在不知。
陆公公也不知道这事到底有多严重,只是从皇上的神色态度看来,此事事关重大,怕是不好对付啊!还是快点遵照皇上的意思,把事情先对公主殿下说了吧!
「快带我去见你主子,快吧!」
他神色不对,繁锦不敢耽搁,一面领著陆公公往里去,一面嘱咐侍女赶紧给公主喝醒酒茶。
哪里需要什么醒酒茶?
湖阳听到「巫蛊」二字,什么酒都醒了。
她邀陆公公入了内室,命亲信守住四周,这才让陆公公说明来意:「到底怎么回事?」
陆公公不敢耽搁,一五一十地回禀——
「皇后娘娘近来身子不爽,病情一日重似一日。皇上召了几位医官会诊,可皇后娘娘的病情毫无起色。那日国舅爷进宫看望皇后娘娘,说找人给皇后娘娘批了卦、开了坛、作了法,还说皇后娘娘并非病了,而是中了巫蛊。皇后娘娘听了这话,大急,命宫人搜遍整个后宫,最后竟从皇后娘娘的玉榻下发现了一个扎满针的木头人偶。
「说也奇怪,自打找到那个扎满针的人偶之后,皇后娘娘的病一夕之间便全好了。可这下子,皇上反倒不好了。皇后娘娘整日里围在皇上身边,要他务必彻查此事,找到那个背后做巫蛊的罪魁祸首。
「原本皇上一直以皇后娘娘身子未曾痊愈为由拖延此事,待皇后娘娘气消了,再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谁知道今日朝会,国舅爷和几位皇后娘家人联名上书,将巫蛊之事当朝禀呈。弄得皇上是不得不办,遂当堂将此事交由以公正著名的洛阳令董宣董大人。如今此事由董大人全权调查,不过皇上还是要奴才赶紧来禀报公主殿下。」
其实他一个宫人也不知道区区一个木头人偶怎么让皇上那么紧张,居然还要他秘密知会公主殿下,以做万全准备。
准备什么呢?
他好奇地望向湖阳公主,她故作无谓地笑笑,「你先回去吧!就回禀皇上,说我知道了。」
陆公公欣然回宫,他前脚出门,湖阳的愁就爬上眉梢。繁锦从未见过公主这副愁苦的模样,更为疑惑,「公主,不就是一个小木头人偶嘛!很严重吗?为什么皇上要派陆公公前来知会你,你又为什么这般愁闷呢?」
「那不是一般的木头偶人,这是一种巫术,有人认为命巫师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,诅咒所怨者,被诅咒者即有灾难——这就叫巫蛊之术,此次皇后娘娘中的就是桐木人偶。」
繁锦嬉笑,「不过是一个小人,难道针扎这个小人,真人也会感到疼?」
湖阳摇头,「你不懂,巫蛊之事可大可小。」这话说来就长了,湖阳慢慢道给她听,「若是不信,巫蛊之事便如同儿戏。可如果真的深信不已,且追究起来,那就糟糕了。」
繁锦不懂,「咱们退一万步说,即便真是阴贵人做了那个小木偶,即便皇后娘娘真的要借此事惩罚阴贵人,顶多责骂几句便是了。」
「责骂?只怕株连九族都难说啊!」
株连九族?繁锦听著就头晕,「公主,你在说笑吧?」
「说笑?」湖阳默默地摇了摇头,「宫闱之事从来就没有说笑二字。」
她要让繁锦知道此事的厉害,好先做完全准备——
「汉武帝征和二年,当时京城巫蛊之术十分盛行。人们制作木头人,在上面刻上冤家的姓名,然后再放到地下或者放在房子里,日夜诅咒。据说,这样诅咒下去,就可以让对方遭殃,自己得福。这种巫蛊术后来传进了皇宫,那些怨恨皇帝、皇后和其他人的美人、宫女,也纷纷埋藏木头人,偷偷地诅咒起来。
「汉武帝对这一套非常迷信,史书记载,一日,武帝梦见几千个手持棍棒的木头人朝他打来,把他给吓醒了。他认为有人在诅咒他,立即派了当时的宠臣江充去追查。
「江充找了不少心腹,到处挖掘木头人,并且还用烧红了的铁器钳人、烙人,强迫人们招供。不管是谁,只要被他扣上‘诅咒皇帝’的罪名就不能活命。没过多少日子,他就诛杀了好几万人。」
「好几万人?」繁锦听著就快吓断了魂。
「还不止这些呢!包可怕的还在后头。」
湖阳长长一叹——
「在这场惨案中,丞相公孙贺一家,还有武帝和卫皇后所生的女儿阳石公主、诸邑公主都被武帝斩杀了。江充见武帝对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下了毒手,就更加放心大胆地干起来。他让巫师对武帝说‘皇宫里有人诅咒皇上,蛊气很重,若不把那些木头人挖出来,皇上的病就好不了。’
「武帝委派江充带著一大批人到皇宫里来发掘木头人,他们一直搜查到卫皇后和太子刘据的住室,屋里屋外都给掘遍了,都没找到一块木头。为了陷害太子刘据,江充趁别人不注意,把事先准备好的木头人拿出来,大肆宣扬说:‘在太子宫里挖掘出来的木头人最多,还发现了太子书写的帛书,上面写著诅咒皇上的话。’」
繁锦被吓到了,「难道皇上宁可相信一个臣子都不肯相信自己的儿子?不可能的!」
「所以才说,宫闱之事从来就没有玩笑。」
湖阳平日里不敢错走一步、错说一句,便是少时听多了父亲所说的那些后宫惨闻。
「太子刘据知道江充故意陷害自己,亲自到甘泉宫去奏明武帝,希望能得到武帝的赦免。江充因为害怕刘据向武帝揭穿了自己的阴谋,便派人拦住刘据的车马,说什么也不放他走。刘据被逼得走投无路,只好让一个心腹装扮成汉武帝派来的使者,把江充等人监押起来,并借口江充谋反,命武士将他斩首示众。
「太子刘据为预防不测,派人将此事通报给了卫皇后,调集军队来保卫皇宫。而这时,宦官苏文等人逃了出去,报告武帝说是太子刘据起兵造反。武帝信以为真,下了一道诏书,下令捉拿太子。
「双方在城里混战了四五天,太子刘据被打败,带著他的两个儿子往南门躲了起来。新安县令李寿知道了太子的下落,就带领人马来捉拿他。刘据无处逃跑,便在门上拴了一条绳子上吊死了,他的两个儿子也被李寿手下人杀死了。」
「不是吧!」这故事听得繁锦头皮都发麻,「那可是皇上的亲儿子、亲孙子,就因为一个不存在的小木头偶人就死掉了?」
啊!她不要做宫女了,她要回家啦!
湖阳却要用那些残忍的史实让她彻底明白宫闱之事重过天,「后来武帝派人调查,知道卫皇后和太子刘据从来没有埋过木头人,这一切都是江充搞的鬼。在这场祸乱中,他死了一个太子、两个孙子,还有两个女儿、女婿等。
「后来,武帝下令灭了江充的宗族,烧死了宦官苏文,还把参与此事的大臣全都处死了。为了追思在巫蛊之乱中丧命的子孙,武帝派人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宫殿,取名‘思子宫’,又造了一座高台,名曰‘归来望思之台’,借以寄托他对太子刘据和那两个孙子的思念。」
繁锦不满地咋呼起来:「要我说啊,这场祸乱最坏的就是武帝了,要不是他因为那个子虚乌有的什么木头人就大动干戈,怎么可能死这么多人?他居然有脸为了死去的儿子孙子,杀掉那些刽子手,其实最该死的就是他这个皇上了,那些人都是因为他才会害死太子刘据等人的。糟了——」
繁锦大呼不好,公主在这当口跟她说了此事,难道说……
「皇后娘娘会借此事让皇上大开杀戒?」
湖阳跟那位皇后娘娘打交道也不是一朝几日了,只怕事情没这么简单,「她这次兴师动众,怕不是想处置几个宫女那么简单。」
「那她还能怎么样?」繁锦就不信了,这上面还有皇上呢!皇后娘娘还能反了天不成?
「她能折腾到什么地步,我们很快就知道了。」
湖阳心中隐隐约约泛起不好的预感……
她的预感很快就成了真!
董宣将撤查的结果禀报给皇上,皇上看后大为震惊,命陆公公私下传湖阳公主进宫。
湖阳不敢耽搁,稍做收拾便带著繁锦进了宫。不想打头就看到一旁站著的董宣,她立刻联想到巫蛊一事。
久已不见她,不料今日一见竟是在皇上的后宫之中。董宣心中隐隐作痛,忙低了头,不想让她察觉自己的心境。他刻意撇开了脸,是不想见著她吧!
湖阳振作心情,问起正事:「皇上,您今日传我前来是为了董大人正在审的巫蛊一案吗?」
「是,让董宣跟你说吧!」皇上已经没有力气再多说一个字了。
董宣被皇上硬生生地推到了公主面前,他已然避无可避,唯有低著头一五一十地同她说了:「回禀公主,微臣怀疑此事与皇后娘娘的近身宫女有关,便将可以接触到皇后玉榻的一十六位宫女逐一盘问,目前一个叫子贵的宫女已然招供,说是她将扎了针的木人放到了皇后娘娘的榻下。」
若此事到此为止那还好了,湖阳不信会这么简单,「这个宫女为什么要将木头人放到皇后娘娘的榻下诅咒皇后?」
「她说是……她说是阴贵人交代的。」
他此言一出,湖阳大惊,被她料到了,此事哪里会那么简单?最不好的预感还远远未曾到来。
她对董宣道:「或许此事只是那宫女的一面之辞呢!」
董宣点头称是,「之前微臣也考虑到或许是这名为子贵的宫女见事发,害怕被处以极刑,遂乱攀乱咬。然微臣特意找到阴贵人身边的近身宫女,她们都说这些日子阴贵人常常单独召见子贵,还有几个宫女说听见阴贵人同子贵说什么巫蛊之术。」
这才是皇后娘娘此举的真正目的,湖阳总算明白了。可她明白得太晚了,眼见著阴贵人就要因此这巫蛊之事而万劫不复,别说是她了,连皇上都想不到法子救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