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信一经传开,朝野上下即刻分化成两派,以南院大王耶律良为首的少壮派军人,强调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,极力反对老臣们子债父还的荒谬提议。
耶律翰云知道,父亲当时之所以一心要置奚飞泉于死地,除了表面上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外,替被奚飞泉残害而死的察月柔报仇,才是他的最终目的—当时,父亲正好要迎娶察月柔的姐姐察月恭,为继任的南院大王妃。
他清楚记得,出了这么个令人遗憾的事情,父亲和察月恭的婚事不得不延后半年才得以进行,而他记得更为清楚的是,在父亲婚礼当日,新娘子那张美得出奇、却苍白得惊人的脸庞,泪从未干过。
不管百姓如何议论,继母如何哀伤,现实总比想像更冷酷无情。奚飞泉被捉拿归案后,没多久就接到穆宗皇帝的特赦,免去他的死罪,只判他在苦岛劳役终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