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学校的校厂也就是一间大教室,也就是说的好听叫校厂。
没有多余教室的学校,一般直接就在教室里做活。
早些年前,为了贯彻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”的理念,就开始流行学校办工厂。
一些大学开办的工厂就比较具体,和“高大上”。搞什么机床,农机产品之类的。
下面高中,初中小学没有条件,主要做一些手工活,拆线圈或者去附近厂里帮忙。
像有些乡下的学校做的大多是搓麻绳,做粉笔,蜡烛等等,五花八门什么都有,校厂里的产出能覆盖自己学校的用度就行。
蒋西记得他们青城还有学校办灯泡厂的,听着很能唬人,其实是从灯泡厂拉残次品过来,拧开灯泡屁股,把烧坏的灯丝换上好的就行。
蒋西她们学校的学生,大多是国棉一厂和发电厂附近几个厂的工人子弟,